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

卷3〈1 無常品〉之三 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21, a15-p. 626, c19)

點讀《出曜經》

 

31 無常品〉之三 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21, a15-p. 626, c19)

29. 雖壽百歲】

   雖壽百歲,  亦死過去,  為老所厭,[1]

   病倏至際。[2]

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為天、人、龍、鬼眾生之類廣演法教。時,國王波斯匿母年過百二十,卒得重病,非醫藥所療,神祇不能救,不經日夜,遂便命終。王及大臣如法葬送,油酥、華香,事事供養,安措神廟,[3] 給人瞻守。

葬送已訖,還過佛所,如故王法,除去五飾,前禮佛足,佛命令坐而問之曰:「王所從來,衣服塵土、形變色異,何所施設乃至於斯?」王白佛言:「國太夫人年過百二十,間得重病,奄忽無常。向送靈柩殯葬始訖,今還城池,過覲世尊。」

佛三達智知而問曰:「云何,大王!夫人生世,有不死者乎?」王白佛言:「人生於世,無有不死。」

佛告王曰:「自古迄今,大畏有五,不可得避:應老之法欲使不老者,此不可得;應病之法欲使不病,此不可得;應死之法欲使不死,此不可得;應磨滅之法欲使不磨滅,此不可得;應盡之法欲使不盡,此不可得。是謂,大王!此五不可得法,不與人期,萬物無常,難得久居,一日過去,人命亦然,如五江流,晝夜不息,人命駛疾亦復如是。

爾時世尊漸與波斯匿王說微妙法,論講不退轉要,所謂論者,施論、戒論、生天之論,欲不淨想,漏為大患。

「大王當知:生則老至,病無光澤,合會必離,是世常法,如電歷目、擊石現火,人命劇是,有何可樂?衰變之法,欲使久存者,此事不然。」

爾時世尊以此因緣尋究本末,為後眾生示現大明,亦使正法久存於世。爾時世尊在大眾中,與波斯匿王而說斯偈:

  「雖壽百歲,  亦死過去,

   為老所厭,  病倏至際。」

佛告大王:「世皆有是,無長存者,皆當歸死,無有脫者。古者國王、諸佛、真人、五通仙士,亦皆過去,無能住者;空為悲戀亡者,為福不惓,福追魂靈如餉田夫。王由此緣廣設福業,福祐助人,[4] 如憑強杖。」

佛說此已,王及四輩諸來會者,莫不歡喜,忘憂除患,豁然啟悟,尋從坐起,遶佛三匝,作禮而去。[5]

30. 逝者不還】

 逝者不還,  晝夜懃力,  魚被熾然,

 生苦死厄。

昔佛在摩竭國界,善勝道場,集諸修行之士。處高山者,或在深窟隱形不出,然彼行人隨時行道,瞻相時氣,春節以至,觀諸樹木悉皆蓓蕾,色如水精,漸轉敷花;復見溝澗水流澄清,靜無聲響。時彼行人心則念言:「時不假借,萬物並生。」

爾時行人下山詣村,家家乞食,見諸男女飲食歡醼,共相娛樂。行人問曰:「斯是何人?」前人對曰:「某村某家,姓號如是;某家子者,某父所生。」時修行人復自念曰:「今此內物悉皆孚乳。」知其萬物日滋日長,還入深山,靜默自修。

復至秋節,下山詣村人間乞食,見諸樹木漸皆凋落,霜雪加被,葉落凝凍,復見溝澗水竭枯涸、指刺不軟。時,修行人內自忖度:「今外萬物皆悉凋落,時不再鮮,華不重茂,誠哉斯言!」

復見人間村落、城郭,男女大小共相携抱,散頭垂髮、胸自摑,[6] 高聲啼哭,不能自止。時修行人問彼人曰:「此是何人,哀號啼哭,乃至於斯?」「某村某家,兒亡、女死、或父母終,是故村落號悲如是。」行人聞已而自思惟:「今此內物亦復凋落。」

已知內外衰耗法至,即還深山,內自校計,結跏趺坐,或坐繩床,或坐樹下,專心定意,不興亂想,觀內外性實皆無常,便興日轉不停住想。云何為日轉?計春至秋,計秋至歲,[7] 計歲至月,計月至半月,計半月至日數,計日數至時,計時至晝夜,計晝夜至動轉,計動轉至出入息,計出入息至盡無餘,以至於盡,方知盡、空、萬物無有。已知無有,則知何起本,滅亦無跡。

或時行人行起有蹤、滅無有跡,方自覺悟,憶如來說「一切無常,亦無窠窟」。[8] 有時行人觀察前行,積時累日乃得消滅,復憶佛語,如來亦說「無常者苦也」。時,修行人內自忖度:「生死如是,誰肯樂者?」心已厭患,不染四流,願於泥洹速取滅度,或於中間得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。

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,見彼行人處在深山,精懃學道,不斷聖族,因此緣本,尋究根源,為後眾生示現大明,亦使正法久存於世,即集大眾而說斯偈:

「逝者不還,  晝夜懃力,  魚被熾然,

 生苦死厄。」

31. 人命如日夜】

 人命如日夜,[9]  或住或周行,

 猶如駛流河,  往而不復反。

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諸佛世尊凡常說法,相時相宜,觀察人意,或有眾生計身是常,昨五陰身,今日不異,愚者意迷,謂陰不衰。猶河逝駛,前非後流、後非前流,去者永逝,來者不停。人亦如是,前行非後行、後行非前行,造功德人,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觀四大身以譬流河,分別思惟,至無漏境,優婆塞、優婆夷得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果,比丘、比丘尼得阿羅漢。爾時,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,見彼四部眾分別五陰成敗所趣。

爾時世尊尋究本末,為後眾生示現大明,亦使正法久存於世。爾時世尊集於大眾,而說頌曰:

「人命如日夜,  或住或周行,

 猶如駛流河,  往而不復反。」

四部之眾聞佛所說,歡喜而去。

32. 老則色衰】

 老則色衰,  所病自壞,  形敗腐朽,

 命終其然。

昔佛在毘舍離城獼猴池側普集講堂所。[10] 佛告諸比丘:「或有眾生自怙盛壯,力無儔匹;或恃無病,自保康寧;或恃財富,生業無量;或恃豪貴,宗族成就;或有老者集在眾中,為人所毀,稱為棄物。」

爾時,世尊觀察其人心有是非,[11] 欲使眾人改往修來,故說斯頌。時,毘舍離諸童子等聞此教誡,[12] 或起無常、無我之想,或起不淨、止觀之心,或念安般守意、頂法、煖法、忍法、世間第一法,或得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,或有興發求無上道,或有求辟支佛、阿羅漢道。

爾時世尊以此一偈,化毘舍離無數童子,以此因緣尋究本末,為後世人現其大明,亦使正法久存於世,即於大眾而說頌曰:

「老則色衰,  所病自壞,  形敗腐朽,

 命終其然。」

時諸童子聞佛所說,作禮而去。

33. 是身不久】

 是身不久,  還歸於地,  神識已離,

 骨幹獨存。

昔佛在毘舍離甘梨園中。爾時阿梵和利自怙色貌與世無雙,進過人貌,退及天形,形範端嚴,視無厭足,然家裏財富不可稱限,饒財多寶,七珍備足。時,阿梵和利嚴飾羽葆之車,自嚴莊校飾,沐浴澡洗、香華芬薰,往至佛所,頭面禮足,在一面住。

是時,眾多比丘欲愛未斷,在凡夫地,見阿梵和利來至佛所,皆興愛欲,起不淨想。佛知其意,即告之曰:「云何,比丘!阿梵和利者,受四大形,臭處穢污,無一可貪。比丘當知!此阿梵和利如是不久,當臥好高廣床上,衣裳芬薰,價直一億,於彼床上忽然命終,舁詣塚壙,取耶旬之。」時,諸比丘聞之愕然。「無常迅急,不避老少,此人形貌世之希有,受如是形,便當棄捐在于塚間。」

爾時世尊以此因緣尋究本末,為後世人示現大明,亦使正法久存於世,即於眾中而說頌曰:

「是身不久,  還歸於地,  神識已離,

 骨幹獨存。」[13]

其中四部眾聞此教誡,或起無常、無我之想,或起不淨、止觀之心,或念安般守意、頂法、煖法、忍法、世間第一法,或得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,或有興發求無上道,或有求辟支佛、阿羅漢道。[14]

時諸大眾聞佛所說,歡喜而去。[15]

34. 是身何用】

 是身何用?  恒漏臭處,  為病所困,

 有老死患。

昔佛在迦惟羅國尼拘類園中。彼國人民恒自恃怙豪族富貴、力勢強壯,[16] 所行自由,誇無儔匹。彼有一人,族姓最強,身生瘡痍,膿血流溢晝夜不息,臭穢不淨,見皆掩鼻,疼痛苦惱,眾人見者無不厭患。

佛知其心而告之曰:「夫人受身四大,一類六門流溢,與彼不異,一切人身患苦之室,安止苦惱憂畏萬端。」

時諸釋種聞佛教誡,[17] 或起無常、無我之想,或起不淨、止觀之心,或念安般守意、頂法、煖法、忍法、世間第一法,或得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,或有興發求無上道,或求辟支佛道、阿羅漢道。爾時世尊以此一偈化彼釋種。

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有一長者請佛及比丘僧。時比丘僧往彼家,如來不往,遣信迎食。所以如來遣信迎食,有二因緣。云何為二?一者欲與諸天說法;二者瞻視病人。

是時,世尊遍觀比丘皆悉受請,即取鑰牡開一房門,[18] 見一比丘抱患頓篤,臥大小便,不能轉側。爾時世尊知而問曰:「汝有何患,臥著床褥大小便利,不能轉側?」時彼比丘受性質直、內無姦宄,報世尊曰:「受性闇鈍,恒懷懈慢,初不勸佐瞻視餘人,是故今日無看我者,今實孤窮,所怙無處。」

爾時世尊躬抱出在門外,除去不淨,湔浣坐具;復取淨水用洗其身,便與著衣,敷新坐具,還臥房中。如來躬自舒手為枕,告比丘曰:「汝不加懃求增上法,未獲者獲,未得者得;未受果證,令受果證;設不用意受此法者,便當更受劇是苦惱。」

爾時世尊漸與說極妙法,無數方便勸使勇猛思惟道德,即從座起,還閉房門,詣普會講堂,勅語侍者:「汝今速集舍衛城中諸現在比丘,即詣普會講堂。」

比丘已集,世尊告曰:「汝等,比丘!無父、無母、無弟、無兄,亦無姊妹,亦復無有宗族、五親,不相瞻視,各相捐棄,此非其宜,便為外道異學梵志所見嗤笑:『瞿曇沙門乃無毫釐慈心,視人形命如視瓦石,死者孤窮,無瞻養者。』我法齊整,上下和順,汝設爾者,便屈於彼。自今已始,弟子侍師,事如父母,至死不捨;師看弟子,視如己息,隨時將息,至死不捨;師徒相慈,恩流永劫,所有什物平等分布;設無什物,當詣廣施之家,勸令修福。[19] 若少知識,當詣賈家分衛乞食,好者給病、惡者自食。其瞻病者則瞻我身,所獲功德亦無差降。」

時病比丘,世尊去不久便自思惟:「受此四大,眾苦湊集,是身何用?漏諸不淨,為病所困,不脫老死。宜可自謹,承修佛語。」即捨形壽,入無餘泥洹境而般泥洹。

爾時眾多比丘持鑰牡開門,見彼比丘已捨形壽,即白世尊:「抱患比丘今已命終,不審魂神為生何處?在何道種?」佛告比丘:「彼病比丘素積善行,吾與說法,意尋開悟,後便意猛,向法次法、分別深法。此族姓子已取泥洹,汝等宜可供養舍利。」

爾時世尊觀察此義已,欲使正法久存於世,為將來眾生示現大明,於大眾中而說頌曰:

「是身何用?  恒漏臭處,  為病所困,

 有老死患。」

眾生聞佛所說,[20] 歡喜奉行。

35. 是身漏臭處】

 是身漏臭處,  眾疾集普會,

 無患第一滅,  安隱永休息。

「是身漏臭處」者,眾患穢污,人所惡見,瘡痍眾苦、漏諸不淨,眾刺之首,無常變易法應磨滅。苦中之苦,莫甚於陰,當求巧便,離四大身,善謀權慧,求於出要,一切眾惱永息無餘,故曰「盡」也。已盡虛者空寂,亦無生滅著斷之二。

「無患第一滅」者,安隱無憂、喜想

「安隱永休息」,第一滅盡無餘泥洹。

時諸會者聞佛說此義,[21] 歡喜而受,作禮而去。

36. 暑當止此】

 暑當止此,  寒雪止此,  愚多豫慮,

 莫知來變。

昔有長者造立屋舍,春、秋、冬、夏,各立堂室,任情自用,不奉禁戒,歲三、月六,初不防制,財富無數,慳貪不施,亦不給與沙門、婆羅門;亦不信有今世、後世,放逸自恣,慳貪難化,不識道德,不計無常;更作好室,前庌後堂,清涼之臺、冬溫之室,東西起舍數十餘間,風刀解形,忽然無常。[22]

佛以天眼清淨無瑕穢,見此長者卒便命終,存在之日,無有慈恩加被眾生,但有勞役於餘人民,意所規郭,[23] 竟不充願。爾時世尊在諸大眾中,欲現其義,宣暢本原,[24] 亦使將來眾生善解無疑,復現過去諸佛、世尊神口印封之所封印,亦使正法久存於世,尋集大眾而說頌曰:

「暑當止此,  寒雪止此,  愚多豫慮,

 莫知來變。」

時諸會者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37. 生子歡豫】

 生子歡豫,  愛染不離,  醉遇暴河,[25]

 溺沒形命。

昔有居士,財富無數,家裏庫藏,七寶充滿:金、銀、珍寶、車璩、馬瑙、真珠、虎珀,[26] 七珍具足,奴僮僕從、象馬車乘、穀儲倉庫一以無乏,唯闕無息,以繼後嗣。彼以子故求禱諸神,或跪舍神、城神、階陌諸神,或跪諸神、[27] 先祖父母、山神、樹神、天地神,下至墓堆穢惡之神,盡向跪拜,竟不充願,[28] 亦不生子,晝夜愁憂,漸以生疾。「今我家裏財寶無數,難得之寶盡在我家,又復無息承繼我後,若我命終,所有財貨盡沒入官,念此傷惋,知復如何?」

斯人有幸,疾漸瘳降,未經旬月,便生一息,端正無雙,世之希有,面如桃華,眾相具足。父母見已,歡喜踊躍不能自勝,復請比居諸村落人,飲食歡宴,作倡伎樂,終日自娛,或躭醉睡眠,無所覺知。時有大水暴漲駛流,盡漂沒死,無存活者。

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,見此長者成敗所趣,因此緣本尋究根原,欲使後世眾生善解無疑,復現過去諸佛、世尊神口印封之所封印,亦使正法久存於世,尋集大眾而說頌曰:

「生子歡豫,  愛染不離,  醉遇暴河,

 溺沒形命。」

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38. 有子有財】【39. 愚蒙愚極】

 有子有財,  愚惟汲汲,  命非我有, 何有子財?

 愚蒙愚極,  自謂我智,  愚而稱智, 是謂極愚。[29]

40. 為是當行是】【41. 飢餓乏漿水】【42. 如是求方便】

 為是當行是,  行是事成是,

 眾人自勞役,  不覺老死至。

 飢餓乏漿水,  如窮鹿奔池,[30]

 為獵者所射,  不念斷欲愛。

 如是求方便,  分別此形體,

 老死忽然至,  不至究竟界。

眾多眾生志行不同,所作各異,所修善本,亦不足言;意着外役,不念內法,不念死命,意恒計常。

昔罽賓國兄弟二人,一人出家得阿羅漢道,一人在家修治居業。爾時兄數至弟家教誨弟言:「布施、持戒,修諸善本,生有名譽,死墮善處。」弟報曰:「兄捨家作道,[31] 不慮官私、不念父兄妻子,亦復不念居業、財寶。若被毀辱,不懷憂慼,若遇歡樂,不孚用喜。」數數諫誨,不從兄教。

弟後遇患,忽便無常,生受牛形,為人所驅,馱鹽入城。時兄羅漢從城中出,即向彼牛而說偈曰:

「脊負為重擔,  涉道無懈息,

 為人所驅使,  今日為閑劇。

 穿鼻為靷繫,  破脊癰疽瘡,

 為蠅所噆𠲿,  今日為閑劇。

 食以芻惡草,  飲以雨潦汁,

 杖捶不離身,  今日為閑劇。

 以受畜生形,  為行何權計?

 為可專意念,  三耶三佛德。」

時牛聞已,悲哽不樂。牛主語道人曰:「汝何道說,使我牛不樂?」道人報曰:「此牛本是我弟。」牛主聞已,語道人曰:「君弟昔日與我親親。」羅漢說曰:「我弟昔日負君一錢鹽價。」是時,牛主即語牛曰:「吾今放汝,不復役使。」時牛自投深磵,至心念佛,即便命終,得生天上。

或有眾生深慕世累,戀著財貨,不修善行,身壞命終,生餓鬼中;或復有人出家學道,捐棄恩愛,捨世八法,修清淨志。

猶王太子。旃陀羅女身珮香瓔,顏貌端正,像如天女;意欲納娶,其王報曰:「夫王者法不娶外類,不與細民為婚,常與長者、居士共婚。」太子白王:「設不與婚此女者,今當自殺,不堪生世。」王聞此語,如食遇噎,既不入腹,又不得吐。

王遣出適到旃陀羅家,語女父母曰:「汝當嫁女與我太子。」女母報曰:「隨我種類,習殺法者,當嫁女與王太子。」王還語太子曰:「汝今要習殺生法,捨王種類,習凡細事,何為要殺女為婚?」太子白王:「意所貪樂,要習殺法,不以為難。」即捨王宮,出詣殺家計婚姻。

如是積久,擔負薪草持筐掃,第一大臣出行見之,問王子曰:「竟得女不?」王子報曰:「吾役使煩多,早忘此女,[32] 不復憶之。」臣復問曰:「香瓔、貫珠,今為所在?」太子報曰:「吾亦忘,不復憶也。」臣語王子:「既不得女,亦不得珠,復失王位,無所果獲,欲何方宜?」王子墮淚,悲感不樂。

此譬在眾有所長益。或有王子、長者、居士出家學道,建功立德,求為阿羅漢,離世縛著,於欲離欲,彼此解脫,分別無明,智慧解脫、無疑解脫,成珍寶義。父母兄弟呵制,語出家者言:「人中薄賤莫過於道,家家乞求,以此為常,為人嗤笑,何可堪樂?人相呪詛。使汝作乞兒,不如在家五欲自娛,分檀布施,作福不惓,供給當來、過去、現在,給施孤窮裸賤之人、沙門、婆羅門、僑客、遠行,四事供養:衣被、飲食[33]、床臥、醫藥,須衣與衣、須食與食。香熏、華鬘、手巾六器,在家可辦此物,出家極辛苦。」

時諸學人語五親曰:「我等志趣必欲學道,不樂在家理俗因緣。」五親報曰:「不樂俗者,隨意出家。」即捨家為道,所習非要,不修正業。經歷數時,五親往見語諸道士:「汝等得羅漢道耶?」道人報曰:「自學道以來,今乃聞阿羅漢名。」五親復問:「於欲無欲,彼此解脫,除去無明,智慧解脫無疑成就,珍寶具足,如此眾法為得不乎?」道人報曰:「如此眾法,我等悉失,不識其名,況理行耶?」五親問道人:「汝等何為捨家財業、捐棄五親,與恩愛別?所習非法,與世人不異。」

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,見彼五親與道人論,知習非法,不順正要,佛欲往化,因現道力。[34] 因此因緣尋究本末,為後世眾生示現大明,亦使正法久在於世,在大眾中而說頌曰:

「為是當行是,  行是事成是,

 眾人自勞役,  不覺老死至。」

爾時尊者馬聲,復說頌曰:

「沐浴莊嚴身,  愚弊不習善,

 無常忽然至,  如母抱死女。」

眾生相剋,互相是非,所習非要,不順正法。猶昔夫婦二人姿貌端正,威顏具足,眾相悉備,[35] 諸根寂靜,共相待敬,終日無厭。如是經日,夫婦二人忽然失明,目無所覩,夫婦相戀,恐為人所欺,夫恐失婦、婦恐失夫,坐共相守,不遠斯須。

時諸五親遠方求醫,將至失明夫婦所,傅藥治目,尋得開明。夫見婦顏變易非故,舉聲而言:「誰易我婦去?」婦見夫顏狀變易非故,舉聲而言:「誰易我夫?」五親曉曰:「少壯之容,隨日遷轉,氣羸力竭,皮緩面皺,日異日變,以老朽顏,望比少壯,鑽氷求火,不亦謬乎?何為啼哭自不相識?」以鏡自照,容顏變易,咄嗟老至,色不久停,威容挺特,一朝色異,愁思憂慮,遂增苦惱。尊者曇摩世利,[36] 因此而說頌曰:

「如人眠寐睡,  賊竊開牆盜,

 失財不覺知,  覺乃周旋覓。

 愚少習放恣,  自陷沒冥池,

 不見賊失財,  為老賊無勢。」

是故說曰:「習不真要,違道失法,不覺老死至。」時諸人民聞說斯語,歡喜而去。

43. 是故習禪定】

 是故習禪定,  生盡無熱惱,

 比丘厭魔兵,  從生死得度。

如來宣昔無常遷轉,諸比丘聞皆興患厭,去離陰、持、諸入之本,世尊教誡,指授正業,教習正法,或在塚間、樹下,或露處,經行、坐禪、念定,勿懷懈慢,今不精懃,後悔無益,是謂,比丘!我之禁戒。是故說曰「是故習禪定,生盡無熱惱」。

清旦、日中、向暮、初夜、中夜、後夜,佛告比丘:「若行、若坐,若來、若去,若睡、若覺,當念行此三昧,使無漏失。」

「生盡無熱惱」者,身、口、意不惱,不為結火所惱,勇猛精懃。佛告比丘:「然頭、然衣,以何防之?」比丘白佛:「救頭、護衣,乃可防之。」佛告比丘:「不如言觀頭、觀衣,更求方便,以善法消滅惡法,用意堅固,於諸善法永不越緒。」「生盡無熱惱」,生者由「生」有,老病死由「生」有,[37] 憂惱苦患、周旋往來,皆由「生」有。[38]

44. 吾聞一時事】

吾聞一時事,  如來說出曜,   眾生懷愚闇,

以慈往拔濟。[39]

當說〈無常品〉時,時阿難便說頌曰:

「吾聞一時事,  如來說出曜,

 眾生懷愚闇,  以慈往拔濟。」

說無常者,名身、味身、句身、義身充足,口說無瑕。

聞是一時,吾者陰、持、入相,盡能分別人、士夫、眾生、壽命,生形禍身。吾從佛聞:「一時,事如是……」,專意不亂,亦不他念,求諸善本,為愚闇眾生開示徑路,眾生處世,生盲無目,便與開目,使得視瞻,以大慈哀,拔濟其苦,視彼眾生,如父如母,敷演其義。

45. 已解深句義】

 已解深句義,[40]   善修其道德,

 便得盡諸苦,  得逮無餘處。

或以義除結,不以味身、句身,佛經亦說不施無漏等見,順正無結,去漏勿生便說生,非餘是佛經。[41] 或誦佛經,不盡結使,是故世尊說「當深解句義」。

時,尊者羅云往至佛所,頭面禮足在一面坐,時尊者羅云白世尊曰:「唯願如來與我說法,使有漏心疾得解脫。」爾時世尊告羅云曰:「汝當思惟〈因緣雜誦〉,已誦訖,來至如來所。」

是時,羅云便誦〈因緣雜誦〉,流利上口,至世尊所,白世尊曰:「唯然,世尊!已誦〈因緣雜誦〉,有漏不得解脫。」世尊告羅云:「汝諷誦〈五盛陰雜誦〉。」

爾時羅云即受教誡,便誦〈五盛陰〉,復於餘時至世尊所,白世尊曰:「已誦〈五盛陰〉,以有漏心,[42] 不得解脫。」爾時世尊告羅云曰:「汝當誦〈六更樂雜誦〉。」

時羅云受佛教已,復誦〈六更樂〉,復餘時到世尊所,白世尊曰:「已誦〈六更樂〉,以有漏心,不得解脫。」是時,世尊告羅云曰:「汝當思惟、觀察其義。」

爾時羅云承受佛教,即自思惟、分別其義,漸盡結使,得阿羅漢果。皆由分別義故,越次取證,盡有漏,成無漏。

是故阿難說曰:「已解深句義,[43] 善修道德,以道斷結,去諸七使,纏縛永盡。」

「無餘道」者謂泥洹,「滅盡」無生滅著斷,安隱快樂,是故說曰「善修其道德」。

「便得盡諸苦」者,所謂苦者,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恩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。

「得逮無餘處」,無餘者,第一義,無上、無有過者。[44]



[1] 此處「為老所厭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為老所壓《趙城金藏》作為老所厭。《法苑珠林》引此頌作:「為老所厭」(CBETA, T53, no. 2122, p. 651, b4-6)。「厭」有「迫」、「壓」等義。下文亦同。

[2] 此處「病倏至際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、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病條至際。《法苑珠林》引此頌作:「雖壽百歲,亦死過去,為老所厭,病倏至際。」(CBETA, T53, no. 2122, p. 651, b4-6)。「條」字疑應作「」字,此因「形近而訛」。下文亦同。

[3] 此處「安措」兩字,《磧砂藏》作「安厝

[4] 此處「福祐」兩字,《大正藏》作「福。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校改。

[5] 此處之後,《磧砂藏》、《大正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下接「是日已過,命則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眾苦難尋有何可樂?是故說曰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?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21, b24-c22),此偈頌與第18頌「是日已過」相同。同一偈頌在〈無常品〉重出,校勘者將此段文字移到第18頌「是日已過」處

[6] 此處「搥胸」兩字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椎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校改。

[7] 此處「計春至秋,計秋至歲」八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計春至秋至歲」六字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計春至秋,計秋至歲」。

[8] 此處「憶如來說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憶如來」三字,「說」字為校勘者所加。

[9] 此處前後兩句「人命如日夜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人名如日夜」,《磧砂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人命如日夜」。《法句經》對應偈頌作「如河駛流,往而不返,人命如是,逝者不還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59, a14-15),似乎「人命」比「人名」為佳,在校勘上為「音近而訛」

[10] 此處「獼猴池側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彌猴池側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校改。

[11] 此處「其人心有是非」六字,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人心有是非」五字

[12] 此處「聞此教誡」四字,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聞此教」三字

[13] 此處「而說頌曰」四字之後,《大正藏》、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脫去「是身不久,還歸於地,神識已離,骨幹獨存」十六字,校勘者於此處補回此頌

[14] 此處「阿羅漢道」四字之後,《大正藏》、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衍「爾時世尊以此一偈,化毘舍離無數童子。以此因緣而說頌曰:是身不久,還歸於地,神識已離,骨幹獨存。」四十字,校勘者於此處刪去此段衍文。此段衍文,在校勘上為「涉上而衍」

[15] 此處「時諸大眾聞佛所說,歡喜而去」十二字之前,《大正藏》、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衍「爾時世尊以此一偈,化毘舍離無數童子。以此因緣而說頌曰:是身不久,還歸於地,神識已離,骨幹獨存。」四十字,校勘者於此處刪去此段衍文

[16] 此處「力勢強壯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軀力強壯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作「力勢強壯」

[17] 此處「教誡」兩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教戒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作「教誡」

[18] 此處「鑰牡」兩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鑰母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元、明藏」校改。下文亦同。

[19] 此處「勸令修福」四字,《磧砂藏》勸念修福」

[20] 此處「眾生聞佛所說」六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眾生聞法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作「眾生聞佛所說」

[21] 此處「聞佛說此義」五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聞說此義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作「聞佛說此義」

[22] 此處「風刀」兩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刀風」,《磧砂藏》風刀」

[23] 此處「規郭」兩字,《磧砂藏》規廓」

[24] 此處「本原」兩字,《磧砂藏》本源」

[25] 此處「暴河」兩字,《大正藏》作瀑河」

[26] 此處「車璩」兩字,《磧砂藏》「車磲。「虎珀」兩字,《磧砂藏》「琥珀」

[27] 此處「或跪舍神」、「或跪諸神」兩「跪」字,《大正藏》跽」字

[28] 此處「竟不充願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意不充願」。依《磧砂藏》校改

[29] 以下經文從「昔佛在毘舍離獼猴池側高講堂上」起,到非有子恃,亦非父兄,為死所迫,無親可怙」止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24, b7-p. 625, a9),其實是第20頌「非有子恃,亦非父兄,為死所迫,無親可怙」的解說,而與第38, 39頌無關,第38, 39頌兩頌的解說佚失無存

[30] 此處「如窮鹿奔池」五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如窮鹿奔馳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校改

[31] 此處「弟報曰兄捨家作道」八字,《大正藏》作弟報兄曰捨家作道」,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弟報曰曰兄捨家作道」

[32] 此處「早忘此女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早忘失女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校改

[33] 此處「飲食」兩字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飯食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飲食」

[34] 此處「因現道力」四字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作「因現道力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因現道力」

[35] 此處「眾相悉備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眾相備悉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校改

[36] 此處「尊者曇摩世利」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尊者曇摩也世利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尊者曇摩世利」。《出曜經》卷65 放逸品〉:「尊者曇摩尸梨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43, a2-3),應以尊者曇摩世利」為原譯

[37] 此處「生者由生有,老病死由生有」,兩「由」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、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作「」字。校勘者依文意改。

[38] 此處「皆由生有」四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、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均作「皆由有生」字。校勘者依文意改。

[39] 此處依《出曜經》體例,應先標偈頌,其次解釋此頌。依例加此偈頌。

[40] 此處「已解深句義」五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以解深句義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作「已解深句義」。

[41] 此處「佛經亦說不施無漏等見,順正無結,去漏勿生便說生,非餘是佛經」,句意不詳,句讀不明。

[42] 此處「以有漏心」三字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已有漏心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以有漏心」

[43] 此處「已解深句義」五字,《大正藏》作「以解深句義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作「已解深句義」。

[44] 《磧砂藏》卷二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