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

卷11〈9誹謗品〉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66, a8-p. 668, a2)

點讀《出曜經》

 

119誹謗品〉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66, a8-p. 668, a2)

7. 若倚內藏】

 若倚內藏,  依賢聖活,  愚者墮惡,

 猶願邪見。

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時與數千萬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。

有異比丘即從坐起,偏露右臂,叉手合掌,前白佛言:「如來莫說『休息泥洹、如來出要』賢聖妙法,如來於現法中閑靜無為而自娛樂。」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汝等觀此愚人,自墜惡趣,永滅形壽。不但今日呵制如來,乃往久遠無數世時,於毘婆尸如來所,[1] 亦復呵制使不說法。不但呵制毘婆尸如來,乃復呵制尸棄如來使不說法,次復呵制毘舍浮如來,[2] 次復呵制拘樓如來,復次呵制拘那含牟尼佛,次復呵制迦葉如來。我今第七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出現於世,復來呵制使不說法。如此愚人,端心正意不呵制如來者,即應此座上坐,諸塵垢盡得法眼淨。」是時,世尊在大眾中,說此偈曰:

「以失今良會,  更立誓願求,

 終不見聖諦,  況欲見究竟?」

「比丘當知!此愚癡凡夫之人,於賢聖道撿自喪形命,離於佛、法、聖眾。」

「若倚內藏」者,如來深法之藏無所染著,其事有三:一者三界緣對結使,永盡無餘,亦名阿羅漢。二者不復生滅,更無萌兆,趣生熟藏。三者於天人世,興致供養,悉能消化,使前施者受福無窮。是故說曰「若倚內藏」也。

「依賢聖活」者,賢聖有二:一者善根成就,名曰賢聖;二者無漏成就,名曰賢聖。如此賢聖不倚邪見而求活,乃依深法妙智而求活也。是故說曰「依賢聖活」也。

「愚者墮惡」者,猶如彼比丘呵制如來,使不說法:「休息泥洹、如來出要」賢聖妙法,「如來於現法中但當閑靜無為而自娛樂,何為與大眾說法?」如此比類,愚不識真,自招禍惡,願樂湯火以為屋室,此人不當與坐起言語。是故說曰「愚者墮惡」也。

「猶願邪見」者,懷猶豫見,習顛倒久,與邊見相應,如彼契經所說:「佛告長者:『夫邪見之人,自犯身行如所說;犯口所行如所說;犯意所行如所說。興意想念,流馳萬端,盡興邪見不可親近,消滅善本,增益惡種。所以然者?長者當知邪見為病,迷於正法,猶伊叉桓子、帝多羅子、尸婆犁子種散於地,隨時長養,漸得水潤、火溫、風動、地持,後得長大,食之極苦,麤澁穢臭,不可食噉。』」邪見之人亦復如是,自犯身行、口行、意行,是故說曰「猶願邪見」也。

8. 竹蘆生節】

 竹蘆生節,  還害其軀,[3]   吐言當善,

 不演惡教。

竹蘆生節者,竹蘆生節麤而且長,若遇暴風,倚互相撐,各入其節,節自枯朽更不復生。彼比丘所說亦復如是,自招其罪,不為他人,是故說曰「竹蘆生節,還害其軀」也。

「吐言當善」者,言當慈仁哀愍一切,是故說曰「吐言當善」也。

「不演惡教」者,有吐言教不善之法,後趣惡道,人身猶尚可行,言辯通達時乃有耳。是故說曰「不演惡教」也。

9. 從善得解脫】

 從善得解脫,  為惡不得解,

 善解者為賢,  是為脫惡惱,

 賢聖解不然,  如彼愚得解。

「從善得解脫」者,夫至解脫無為之處,言當用善,巧言善語者為人所敬,所至到方,多所饒益,是故說曰「從善得解脫」也。

「為惡不得解」者,常懷愁憂,心意煩惱,恒懷恐懼,是故說「為惡不得解」也。

「善解者為賢」者,言解脫未必是解脫,或能被繫,王者所拘,所謂解脫者心身俱解脫,是故說「善解者為賢」。

「是為脫惡惱」者,縛有二緣,今身易後身,今身者桁械考掠及諸五毒之痛,復被結使縛,流轉五趣,於中能自拔濟乃為善解,是故說「是為脫惡惱」也。

「賢聖解不然」者,賢聖有二業:一者善本成就,二者無漏成就。彼賢聖人所吐言教不自傷損,後無苦惱,是故說「賢聖解不然」也。

「如彼愚得解」者,愚人習行好著邪道,不隨正路,以自牽往趣三惡道,是故說「如彼愚得解」也。[4]

10. 比丘抱損意】

 比丘抱損意,[5]  不躁言得中,

 義說如法說,  是言柔軟甘。

「比丘抱損意」者,比丘護口、意,自能收攝,語不煩重,若處道俗,處中而說,不嬈彼此,是故說曰「比丘抱損意」也。

「不躁言得中」者,少言多中,不離佛語,世俗煩閙,意恒遠離,是故說曰「不躁言得中」也。

「義說如法說」者,具足而說,句身、味身無所缺漏,是故說曰「義說如法說」也。

「是言柔軟甘」者,出言無量義,解悅人意,所說無厭足,如天甘露,善心無怒,亦不選擇彼豪族種、此卑家種,平等而說,無增減心,是故說曰「是言柔軟甘」也。

11. 善說賢聖教】

 善說賢聖教,  法說如法二,

 念說如念三,  諦說如諦四。

「善說賢聖教」者,賢聖出教,必有所由,接度眾生無不有濟,是故說「善說賢聖教」也。

「法說如法二」者,賢聖教中,正法所居、非非法所居。何以故?說法之時,廣布賢聖道,長益善根;說非法時,增益不善根,善法有損。「善說賢聖教」,第一句;「法說如法說」,是故說「法說如法二」也。

「念說如念三」者,出言柔和,為人所愛念;出言麤獷,為人所憎惡。欲為人所念者,當自念其善。雖處畜生,聞其惡言,皆懷愁慼。昔有二人各畜力牛,一人自誇,欲得與彼牛捔力,若不如者,要金錢五百,試牛並耕,一牛力實勝之。其牛主罵曰:「弊牛努力。」牛聞其罵,即便臥地,輸金錢五百枚。復至後日,主責牛曰:「名汝為快牛,乃使我失錢,令我慚愧。」牛報其主曰:「更可試之,當盡我力,當還倍得彼錢。」即復更耕,如牛所言倍得彼錢。畜生猶識善惡之言,況人當不識善惡言乎?是故說「念說如念三」也。

「諦說如諦四」者,好學之士,畏懼生死五道患難,既損耗不益前人,如斯之類,塞泥洹路,開地獄門,如來欲現真妙之義,「諦說如諦四」也。

12. 是以言語者】

 是以言語者,  必使己無患,

 亦不剋眾人,  是為能善言。

「是以言語者」,言先自惟,不自剋伐,使今世、後世必無苦患,若今身為惡、犯王法者,或財產、田業沒入於官,或為盜賊劫掠,居業日耗,所願必乖。若至後身死入地獄、畜生、餓鬼。地獄五毒,不可堪忍,畜生芻蒿負重為役,餓鬼飢饉形羸極苦。[6] 若欲吐言,當念謹慎,使今世、後世永無苦患,為無數眾生見輒愛念,死生天上,受福自然,是故說曰「是以言語者,必使己無患」也。

「亦不剋眾人」者,或有狂夫妄讒良善,使彼興恚以致喪身。言說真誠,不譏彼短則無所剋,是故說曰「亦不剋眾人」也。

「是為能善言」者,人修善行,言必有驗,或說泥洹趣要正路,順從佛教,種天之福,是故說「是為能善言」也。

13. 言使投意可】

 言使投意可,  亦令得歡喜,

 不使至惡意,  出言眾悉可。

「言使投意可」者,人之處世當習方俗,或相顏而出語,或聽彼進趣而後報,恒適彼人意,量宜得所。[7] 或現威怒,怯怕時人;或現羸弱,伏從於人,將護其意令彼得所。是故說曰「言使投意可」也。

「亦令得歡喜」者,出言向人,必使有益;前人聞者,倍用歡喜;不被罵詈,來彼罵辱,是故說曰「亦令得歡喜」也。

「不使至惡意」者,不施怨於人,造不善行,亦不種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之行。造惡業者,當受三報,是故說曰「不使至惡意」也。

「出言眾悉可」者,與人從事,恒當謙恭卑下,正使言論得勝,當自鄙不如,是故說曰「出言眾悉可」也。

14. 至誠甘露說】

 至誠甘露說,  說法無有上,

 諦說義如法,  是為立道根。

「至誠甘露說」者,與人說法當修諸功德。如來法者,甚深微妙、善住安隱,一切行無常、一切法無我,泥洹為滅盡,意能御亂,與人說法不懷懈怠,是故說曰「至誠甘露說」也。

「說法無有上」者,出言真正,輒有所度;趣道之要,由是通達,是故說曰「說法無有上」也。

「諦說義如法」者,如爾真實,[8] 本際清淨,亦不顛倒,不懷虛詐。如法者,名句、身句、味句,真如法性亦不變易,是故說曰「諦說義如法」也。

「是為立道根」者,無漏善法,永離塵垢,至解脫門,逮無礙道,「是為立道根」也。

15. 說如佛言者】

 說如佛言者,  是吉得滅度,

 為能斷苦際,  是謂言中上。

「說如佛言者」,說四意止,究生死源,繫念專意;或說意斷,精進不懈;或說神足兼逮定,或說根義、於中逮慧根,或說力義、成就於力,或說覺意、令達覺法,或說八直道、分別八道,亦復說若干眾法,名身、句身、味身。如來或說八十千諸度,使眾生類乘此度而度彼岸,是故說曰「說如佛言者」。

「是吉得泥洹」者,永寂之處,吉無不利,脫眾苦患,離諸結使,亦復脫於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慼、難、禍,是故說曰「是吉得泥洹」也。

「為能斷苦際」者,所謂苦者,五盛陰身,牽致冥室,不覩慧明。苦有八相,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怨憎會苦、愛別離苦、所求不得苦,取要言之,五盛陰苦。阿僧祇眾生涉歷苦塗,至永寂處;如今眾生履行妙觀,越苦境界,至無為岸者,皆由佛恩。是故說曰「為能斷苦際」也。

「是謂言中上」者,所出言教,無能過上,亦非二乘所能逮及,曠濟無量,亦無邊福,是故說曰「是謂言中上」也。[9]

 

1110 行品〉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68, a4-p. 672, a9)

1. 一法過去】

 一法過去,  謂妄語人,

 不免後世,  無惡不更。

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世尊像如經行,漸漸以次至羅云房中,時羅云遙見世尊,即從坐起,更拂拭床座,[10] 具清淨水。世尊至房,偏踞羅云床,取清淨水洗手足,留少殘水,告羅云曰:「汝見留此水不?」「唯然,已見。」佛告羅云:「沙門執行,亦復如是;不知慚愧,無有恥辱。羅云當知!設有比丘如此行者,無惡不更,無痛不遭,猶此惡垢水不可淨用。」

爾時世尊躬自瀉水於地,[11] 告羅云曰:「汝見吾瀉水在地不乎?」「唯然,已見。」「其有至誠執意妄語,不知慚愧,無有恥辱,如此之行無惡不涉。」

爾時世尊手執水器覆地,語羅云曰:「汝見我覆此器不?」「唯然,已見。」「其有至誠執意妄語人,不知慚愧,無有羞辱,如此之類無惡不涉。」

爾時世尊告羅云曰:「汝今當作是學,彈指戲笑之間不得妄語,況至誠妄語乎?如是,羅云!當作是學。」

是故說曰「一法過去,謂妄語人」。二百五十戒,威儀內禁七法所說,犯一法者則受其愆,是故說曰「一法過去,謂妄語人」也。

「不免後世」者,已捨後世功勳善本,夫人妄語,眾人證知,況言重作罪,涉歷艱苦,無不周遍,是故說曰「不免後世,無惡不更」。

2. 寧噉燒鐵】

 寧噉燒鐵,  吞飲洋銅,

 不以無戒,  食人信施。

「寧噉燒鐵」者,猶如鐵丸猛火燒赤,取而吞之,燒脣、燒舌、燒咽、燒腹下過,雖有此苦自致死亡,不緣此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受苦無量,是故說曰「寧噉燒鐵,吞飲洋銅」也。

「不以無戒,食人信施」者,不持戒人外荷法服,內懷姦詭,信無實行,自大憍人,少有所知,誇世自譽,受人信施,謂宜應爾,不慮後世萬毒加形。見諸持梵行人興輕蔑心,死輒墮惡;身、口、意不具,亦不修威儀禮節,出入行來,違失禁限;見人得養,生嫉妬心,死輒受困,無罪不受。是故說曰「不以無戒,食人信施」也。

3. 若人畏苦】

 若人畏苦,  亦不樂苦,

 勿造惡行,  念尋變悔。

「若人畏苦」者,己身畏苦,不得施苦於人,施苦於人者後受其報。是身如地,隨其所種各獲其果;眾生之類亦復如是,隨其種罪,後受其報。人心不同猶如形像,罪苦追身,無有脫者。是故說曰「若人畏苦,亦不樂苦」也。

「勿造惡行」者,不得為惡加被一切,夫人自利,乃得利人;不能自益,安得益人?若處閙中、若在閑靜,若大若小,可見、不可見,當遠離於惡,如避劫燒,是故說曰「勿造惡行,念尋變悔」也。

4. 至誠為惡

 至誠為惡,  已作當作,

 不免於苦,  欲避何益?

「至誠為惡」者,或復有人已作、當作、方作,已作過去、方作現在、當作未來,三世作惡,不知苦至,是故說「至誠為惡,已作當作」也。

「不免於苦」者,眾生之類心好為惡,不知後罪報至,若於現身犯王者禁,隨罪輕重,料簡決斷;此內法禁亦復如是,習惡不自覺,縱情放意,[12] 是故說「不免於惡,欲避何益」也。

死王閻羅遣獄卒阿傍,迎罪人魂神,身被五繫,將至閻羅王所。王問罪人:「汝頗見第一天使不耶?」對曰:「不見。」王問罪人:「云何,男子!汝生在人間時,經過村落、城郭、郡縣,見諸男女,父母懷抱,未能離大小便,父母推燥處濕,沐浴澡洗,澥浣衣裳,汝為見不?」對曰:「已見。」王告罪人曰:「汝何不作是慮:於現法中見善惡報,當自謹慎,淨身、口、意,修諸善法?」罪人報曰:「處在人間放意自恣,愚不識真,本我所造,今受其報。」王告罪人:「如卿來語,卿本自造,今當受報,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。汝所作罪業,非父母為,亦非兄弟、五親、沙門、婆羅門所造。」爾時閻羅王以此第一天使教誡,次復第二天使教誡之。

「汝頗見第二天使不耶?」對曰:「不見。」王問罪人:「云何,男子!汝在人間經過村落、郡縣、城邑,見諸男女疾病困篤,坐床褥上,或坐、或臥?」罪人報曰:「已見。」「云何,男子!汝何不作是念:於現在法中其罪如此,當自謹慎,淨身、口、意,修諸善法?」罪人報曰:「處在人間放逸自恣,愚不識真,本我所造,今受其殃。」王告罪人:「如卿所說,卿本自造,今當受報,使放逸人知制難犯。汝所作罪,非父母為,亦非兄弟、五親、沙門、婆羅門所造,亦非諸天、世人教卿所作。」爾時王以此第二天使教誡已,次與第三天使重教誡之。

「汝頗見第三天使不耶?」對曰:「不見。」王問罪人:「云何,男子!汝在人間經過村落、城郭、郡縣,見諸老人柱杖呻吟,行步脊僂,頭白齒落,飲食枯竭,[13] 命在旦夕。汝為見不?」罪人對曰:「唯然,見之。」王問罪人:「云何,男子!汝何不作是念:於現法中其事如此,當自謹慎,淨身、口、意,修諸善法?」罪人報曰:「處在人間放逸自恣,愚不識真,本我所造,今受其殃。」王告罪人:「如卿所說,卿本自造,今當受報,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。汝所作罪,非父母為,亦非兄弟、五親、沙門、婆羅門所造,亦非諸天、世人教卿使作。」時閻羅王以此第三天使教誡已,次以第四天使重教誡之。

「汝頗見第四天使不?」對曰:「不見。」王問罪人:「云何,男子?汝在人間經過城郭、郡縣、村落,見諸男女有終亡者,或死經一日、二日乃至七日,身體膖脹、膿血流出,或為烏、鵲、虎、狼所見噉食。汝見不耶?」罪人報曰:「唯然,見之。」「云何,男子!汝何不作是念:於現法中其事如此,當自謹慎,淨身口意修諸善法?」罪人報曰:「處在人間放逸自恣,愚不識真,本我所造,今受其殃。」王告罪人:「如卿所說,卿本自造,今當受報,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。汝所作罪,亦非父母、兄弟、五親、沙門、婆羅門所造,亦非諸天、世人教卿使作。」時閻羅王以此第四天使教誡已,次以第五天使重教誡之。

「汝頗見第五天使不?」對曰:「不見。」王問罪人:「云何,男子!汝在人間經過城郭、郡縣、村落,見諸男子偷盜作賊,為王所縛,或截手,截脚,或截手脚;[14] 或截耳,截鼻,或截耳鼻;[15] 或生剝其皮,或拔頸筋;[16] 或以鋸鋸頸,或以長橛刺臗從口出;或鎔銅灌身,或肢節解其形;[17] 或倒懸於樹,經於七日以箭射殺;或生革絡頭,反縛野地上,[18] 棄之曠野;或開腹抽腸,以草充之。汝為見不?」對曰:「唯然,見之。」「云何,男子!汝何不作是念:於現法中其事如此,當自謹慎,淨身、口、意,修諸善法?」罪人報曰:「處在人間放逸自恣,愚不識真,本我所造,今受其報。」王告罪人:「如卿所說,卿本自造,今當受報,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。汝所作罪,亦非父母、兄弟、五親、沙門、婆羅門所造,亦非諸天、世人教卿使作。」時閻羅王以此第五天使教誡已,即以罪人付獄卒,將詣鑊湯所,隨罪輕重,使入百三十六鑊湯,經歷劫數,受苦難量。是故說曰「欲避何益」也。

5. 非空非海中】

 非空非海中,  非入山石間,

 莫能於此處,  避免宿惡殃。

昔佛在釋翅瘦迦惟羅越國尼鳩類園中。爾時流離王集四種兵,欲往攻伐舍夷國,將諸營從,退父王位,自立為王。有一惡臣名曰耶利,白流離王:「王本為王子時,至舍夷外家舍,到佛精舍,為釋子所毀辱。時王見勅:『若我為王便啟此事。』今時已到,兵馬興盛。」即勅嚴駕欲往報怨。

佛知其意,先至道側坐枯樹下,時流離王躬率兵馬往伐舍夷國,道遇如來,即前禮覲,前白世尊:「此間多諸好樹,枝葉繁茂,何以捨之坐枯樹下?」佛告王曰:「五親蔭厚不可捨離,昔此樹茂枝葉熾盛,曾經過此,得樹蔭力。」王尋退還,還詣兵眾,告語上下:「我等宜還不應前進。所以然者?如來今日為彼五親,必佐神力,[19] 不可攻伐。」臣佐白王:「如來豈能恒坐樹下乎?」

如來見流離王去後,知此宿緣不可得避,以宿命智觀其所由,[20] 觀諸釋種必當受苦。即從坐而去,還至比丘僧中,在眾而坐。

時,大目連見如來憐愍五親,如有憂色,[21] 往到佛所,前白佛言:「今流離王攻舍夷國,念其中人當遭辛苦,欲以方便救接彼國:一者舉舍夷國著虛空中;二者舉舍夷國著大海中;三者舉舍夷國著須彌山腹裏;四者舉舍夷國人著此地下他方世界;令流離王不知其處。」佛告目連:「知卿雖有此智德神足無量,安隱舍夷國人耳,何能安處宿對人耶?」於是目連禮已便退。

爾時世尊與諸大眾敷演其義,欲使正法久存於世,示現宿對永不可避。大眾聞其所說悵然悲泣,愍流離王當報宿緣,在於大眾而說頌曰:

「非空非海中,  非入山石間,

 莫能於是處,  避免宿惡殃。」

6. 眾生有苦惱】

 眾生有苦惱,  不得免老死,

 唯有仁智者,  不念人非惡。

「眾生有苦惱」者,若見他人非法之事,覺悟比丘專念五法,[22] 然後興發人意。云何為五?一者謂為前人契經不流利,二者戒不成就,三者定意不具,四者愚無黠慧,五者諸漏不盡。是故說曰「眾生有苦惱,不得免老死」也。

「唯有仁智者」,欲正彼人,當自謹慎,己自為穢復正他者,為人所譏,嗤其所為,是故智者終已遠離;縛中牢者莫若緣對,縛處在泥犁,無有繫縛者,隨罪輕重,各受其報。是故說曰「唯有仁智者,不念人非惡」也。

7. 妄證求賂】

 妄證求賂,  行己不正,  怨譖良人,

 以枉治士,  罪縛斯人,  自投在坑。

「妄證求賂」者,或有眾生不自量己,內不思惟,恒求人短,見非則喜、見善不從,所行眾事以邪為正,是故說曰「妄證求賂,行己不正」也。

「怨譖良人」者,或有良善之人,意在貪學,衣不蓋形,食不充口,為愚者所輕,障塞其德不使顯現,緣是致咎;復當經歷百三十六地獄,從一地獄至一地獄,其中受苦不可稱計。以鎔銅為食,以釜湯為室,以膿血為盛饌,以髓腦為脂澤。畢彼罪已,來入畜生,受形若干,志趣不同,或高或下,食以芻草,擔負重載,皆由先世牴突所致。[23] 若生餓鬼,以空氣充腹,以鍼刺腹,內氣泄出,尋還滿腹,猶如羅縠觀空,表裏悉現。是故說「怨譖良人,以枉治士」也。

「罪縛斯人」者,行對追身,如影隨形,奔趣五道,涉苦無量,所至到處不離四縛五結,設處為人,恒在牢獄繫閉,身被考掠,求死不得,是故說曰「罪縛斯人,自投在坑」也。

8. 夫士為行】【9. 動轉屈申】

 夫士為行,  好之與惡,  各自為身,

 終不敗亡。

「夫士為行」者,一切有形眾生之類,心念、口言、身行,[24] 是故說「夫士為行」也。

「好之與惡」者,或善、不善,若好、若醜,若苦、若樂,或苦痛、樂痛,斯名善惡,皆由行興,是故說「好之與惡」也。

「各自為身」者,人為善惡,若苦、若樂,若好、若醜,盡當受報,無免之者,善生天上,惡入地獄,是故說「各自為身」。

「終不敗亡」者,[25] 夫善惡之行猶形影相追,受對由行,終不毀敗;正使天焦、地融、須彌崩頹、海水枯涸、日月墮地、星宿凋落,善惡之報終不毀敗。於是頌曰:

「動轉屈申,  影常親附,  或起或住, 不離其形。  

 不但影隨,  形亦隨影,  由行善惡,[26]  終不相離。」

是故說「終不敗亡」也。

10. 好取之士】

 好取之士,  自以為可,  沒取彼者,

 人亦滅亡。

「好取之士」者,夫人自善其身,不當念彼長短,亦莫譏刺,[27] 擇他取要。[28]若詭欺於人虛妄不實,於百千生沒彼生此,恒為人欺,展轉受報,不離縛著,隨本作行,今受其報。如種果樹,苦得苦果、甜得甜果。善惡之報亦復如是,善受天福,惡報地獄。是故說曰「好取之士,自以為可,沒彼取者,人亦滅亡」也。

11. 作惡不起】【12. 貪味遂食毒】【13. 愚心不開悟】

 作惡不起,  如兵所截,  牽往不覺,

 己墮惡道,  後受苦報,  乃知前習。

「作惡不起」者,愚人思慮不與善俱,晝夜興想殺、盜、婬妷,犯十惡行,是故說「作惡不起」也。「如兵所截」,終不還變有迴顧心。何以故爾?愚人自作是念:「檀越施主素自貧匱,慳嫉之人反更富貴。」是以愚者見此譏變,執意遂堅,心不開悟。是故說曰「作惡不起,如兵所截」也。

「牽往不覺,己墮惡道」者,不知現世、後世所作善惡諸不善行,不慮後當無有覆護,是故說曰「牽往不覺,己墮惡道」也。

「後受苦報,乃知前習」者,昔有居士戒勅家人以雉為食,先持雉肉著釜中,然後方覓火煮之,不覺有蛇來墮於釜中煮之。[29] 居士食法,要當問師,師曰:「此不可食。」不從師教,遂便食之。經宿蛇毒內發,方更問師,師曰:「不從我命,知當如何?」爾醫師向彼而說頌曰:

「貪味遂食毒,  不從吾往言,

 為毒之所困,  後乃自覺悟。」

爾時世尊告眾會人:「當為是離是,夫人為惡死入地獄,修行善者受彼天福。然此眾生著有來久,[30] 不計無常遷變之事,不受如來真實至教,謂惡為善、以是為非。」爾時世尊便說此偈:

「愚心不開悟,  習惡不從吾,

 受苦地獄痛,  後乃憶真教。」

「後受苦報,乃知前習」者,地獄燒炙痛,餓鬼飢饉苦,畜生償重苦,是故說曰「後受苦報,乃知前習」也。

14. 兇人行虐】

 兇人行虐,  沈漸數數,  快欲為之,

 罪報自然。

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拘薩羅國波斯匿王,在閑堂空室自生想念:「何等眾生自念己?何等眾生不自念己?」時王復重思惟:「諸有身、口、意念惡顛倒者,是謂斯人不自念己。云何眾生而自念己?若有眾生身、口、意行清淨,是謂斯人為自念己。」

爾時王波斯匿即從閑堂靜室起,即嚴駕羽葆車,將諸營從至世尊所,到已頭面禮足,在一面坐,須臾退坐,前白佛言:「向在閑堂靜室自生心念:『何等眾生自念己?何等眾生不自念己?』時我,世尊!復重思念:『諸有身、口、意念惡顛倒者,是謂斯人不自念己。云何眾生而自念己?若有眾生身、口、意行清淨,是謂斯人為自念己。』」

爾時世尊告波斯匿曰:「如是!如王所言。諸有身、口、意行不清淨者,其人則不自念己。若有身、口、意清淨者,則為自念己。所以然者,大王當知,諸有不自念己,為自減損、興不善法。諸有身、口、意行清淨者,則自為己。所以然者,以其人修清淨行故。」

爾時尊者馬聲便說斯偈:

「夫人習惡者,  不慮後世緣,

 為惡自受殃,  殃身永不滅。」

是故說曰「兇人行虐,沈漸數數」。

「快欲為之,罪報自然」者,所生之處受其惡報,生地獄中榜笞無量,餓鬼中愚惑為苦,生畜生中償罪為苦,若生人中行缺為苦。是故說曰「快欲為之,罪報自然」也。

15. 凡人為惡】

 凡人為惡,  不能自覺,  愚癡快意,

 後受欝毒。

「凡人為惡,不能自覺」者,凡夫愚人恒懷愚惑,恣情為惡不能改更,亦不知後受其報,猶如有人行過山險,兩邊險峻,閉眼而過,不知身危或致命終。此凡夫人亦復如是,生盲無智,亦不知後當受報,是故說曰「凡人為惡,不能自覺」也。

「愚癡快意,後受欝毒」者,有智之士明眼視瞻,猶如一趣之道有大火坑,行人經過先不諳道,明者指授語行人曰:「中道有大火坑不得經過,卿等可於此息意,勿復前行。」諸人意勇不信其語,各共進前,皆墮火坑,受痛甚苦,號天喚呼,悔亦無及,自相謂言:「智人所勅,不從其教;今受苦痛,知當訴誰?」此眾生顛倒亦復如是,一向趣人道為智人所訶止:[31] 「道多艱難,有欝毒痛,卿等設欲前進,必遇此患,不免其難。」是故說曰「愚癡快意,後受欝毒」也。

16. 夫人行惡】

 夫人行惡,  還自熾然,  啼泣流面,

 後受其報。

「夫人行惡」者,純惡不善,不念不喜,是故說「夫人行惡」也。

「還自熾然」者,若人懷變悔心,知有愁憂之惱,晝夜憂思以致煩熱,是故說曰「夫人行惡,還自熾然」也。

「啼泣流面」者,晝夜悲泣,篷頭亂髮,舉聲悲泣,是故說「啼泣流面」也。

「後受其報」者,酸苦無量不可愛樂,兼有愁憂苦惱,艱難無數,憂慮百千,是故說「後受其報」也。

17. 吉人行德】

 吉人行德,  相隨積增,  甘心為之,

 福應自然。

「吉人行德」者,猶如有人行應德至,為天人所恭敬,歎譽其德,稱揚善名,四遠皆聞,無數諸人皆來供養,是故說「吉人行德」也。

「相隨積增」者,晝夜喜慶無有憂愁,心意歡悅無有煩熱,是故說「相隨積增」也。

「甘心為之,福應自然」者,若生天身,福應自然,宮室百億,五色玄黃,快樂無極,若生人間,五樂自娛,作倡伎樂以自歡悅,心意怡然,不興亂想,是故說「甘心為之,福應自然」也。

18. 戲笑為惡】

 戲笑為惡,  已作身行,  號泣受報,

 隨行罪至。

「戲笑為惡」者,善惡之行皆有輕重,身、口、意造,非獨一類,或依己身戲笑為惡,觸嬈眾生不安其所;或以瓦石刀器共相傷害;或合會彼此,由致鬪訟,猶如世人好喜鬪羊、鬪雞、鬪駝、鬪牛、鬪人、鬪象。或以罵詈來往,見已歡喜,不能自勝,若其壽終啼哭受苦。是故說「戲笑為惡,已作身行,號泣受報,隨行罪至」也。

19.  如灰覆火】

 惡不即時,  如𤛓牛乳,[32]  罪在陰伺,

 如灰覆火。

「惡不即時」者,夫人造行,報不即應。昔有異國生「即應草」,若以彼草著乳中者,即成為酪,不移時節,是故說曰「惡不即時,如𤛓牛乳」也。若不爾者,其義云何?答曰:「愚者被燒,然後乃悟。」

「罪在陰伺,如灰覆火」者,猶若以灰覆火,人不覺,足往蹈之,漸漸熱徹乃知燒足。此眾生類亦復如是,當行惡時甘心悅豫,若壽終後,身墮惡道五毒加治,乃自覺悟,方知罪至。是故說「罪在陰伺,如灰覆火」也。

20. 當受其報】【21. 惡為惡所纏】

 惡不即時,  如彼利劍,  不慮後世,

 當受其報。

「惡不即時」者,或有眾生習其惡本,壽經百年,自恃年壽,謂為無罪,自相謂言:「人之為惡,皆謂有罪;我躬行之,方便延壽。」諸有屠兒獵師自興誹謗,謂沙門瞿曇行不真實,好行妄語,虛辭萬端,教勅弟子言:「諸有殺生傷害人物者,身壞命終,當入地獄、畜生、餓鬼,受苦無量。」是故世尊躬說偈曰:

「惡為惡所纏,  為惡不自覺,

 至惡知惡至,  受惡惡根源。」

時彼屠兒聞佛所說猶不改更,是故說曰「惡不即時,如𤛓牛乳,不慮後世,當受其報」。報對卒至,乃知為惡,復當經歷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是故說「不慮後世,當受其報」也。

22. 如鐵生垢】

 如鐵生垢,  反食其身,  惡生於心,

 還自壞形。

「如鐵生垢」者,猶如淨鐵及明淨鏡,瑩治淨潔,無有塵垢,然其人藏隱不牢,或在土中、或在濕地,便生重垢,觸便碎散,不任本用。猶如利刀人所愛敬,恒自防備,不離其身;中便忘誤,安置不牢,便生塵垢,本鐵不存,追惟此刀乃無有價,一朝壞敗不可任用,是故說「如鐵生垢,反食其身」也。

彼修行人亦復如是,為貪欲所覆閉,不慮後世殃舋眾惱,與惡知識從事,不以善為友,緣是致殃,自毀其根,不修梵行,婬妷不淨,己自招患而受其報。是故說曰「惡生於心,還自壞形」也。



[1] 毘婆尸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毘波尸」,依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毘婆尸

[2] 毘舍浮」,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毘舍毘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元、明藏」作「毘舍浮

[3] 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元、明藏」作「」,依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」,下文亦同

[4] 依「釋文」,後兩句偈頌「賢聖解不然,如彼愚得解」,似應作「如賢聖得解,彼愚解不然

[5] 抱損意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挹損意」,依《大正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抱損意」,下文亦同

[6] 形羸極苦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[-+]極苦」,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形變極苦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形羸極苦

[7] 良宜得所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良宜得所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元、明藏」作「量宜得所

[8] 如爾真實」,《趙城金藏》《大正藏》作「如念真實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如爾真實

[9] 《磧砂藏》卷七終

[10] 拂拭床座」四字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拂拭坐」三字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拂拭床座

[11] 瀉水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寫水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元、明藏」作「瀉水」;下一「」字亦同

[12] 放意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弛意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放意

[13] 枯竭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苦竭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枯竭

[14] 或截手脚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無此四字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或截手脚

[15] 或截耳鼻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無此四字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或截耳鼻

[16] 頸筋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頭筋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頸筋

[17] 肢節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支節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肢節

[18] 野地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野駝」,依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野地

[19] 必佐神力」,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必作神力」,依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必佐神力

[20] 以宿命智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此宿命智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以宿命智

[21] 憂色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憂悒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憂色

[22] 覺悟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覺寤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覺悟

[23] 牴突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抵突」,依《磧砂藏》作「覺悟

[24] 身行」,《趙城金藏》、《大正藏》與《磧砂藏》作「身、口、意行」,校勘者依文意改

[25] 」字,《磧砂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」字,依與「明藏」作「」字

[26] 由行善惡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猶行善惡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由行善惡

[27] 譏刺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譏別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譏刺

[28] 擇他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擇地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擇他

[29] 有蛇來墮於釜中煮之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蛇墮釜中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有蛇來墮於釜中煮之

[30] 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」,依《磧砂藏》與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

[31] 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」,依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

[32] 牛乳」,「宋、元、明藏」作「牛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牛乳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